董衍礼
当我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反击战进入民国32年(1943年)时,侵占绍兴城区的日寇已无能力下乡“扫荡”,只有龟缩在城区和城郊几个据点了。在日寇控制区的一批青年不愿受日寇的奴化教育,有大批青年失学。是年5月,当时的绍兴县县长郑重为与傅召沛、陶茂康、康孟康等,鉴于“目击青年失学之苦况,及抢救沦陷区青年之急需”,筹办建立中学。并于12月22日在塘东南办事区举行第二次教育促进委员会,推定郑重为等27人为筹备委员会。同日下午召开第一次筹备委员会,决定校名为绍兴县立舜阳中学。暂以三溪乡白牧岙之九莲寺为校址(以地处曹娥江支流小舜江之阳)。当地群众热情支持办学,他们“甘冒生命危险”,于近百里之外抢下一批被日伪砍伐下来,锯成百余根园木,放置于沿路待运的木材(庙下钟姓宗族的大树),搬回校里制作课桌椅等舜阳中学当时在汤浦、车头各设考点招生。招收春一新生100名,秋一春二学生各50名。
舜阳中学(以下简称舜中)位于群山环抱的大山岙里,山高林密,修竹插云,山道弯弯,形成一个燕子窝似的形状,外来人员就是到了距校四五十米外,也难发现这里有所学校。
学校初建之际,一切因陋就简,跨进九莲寺大门,那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和威武的韦陀佛像依然屹立。唯一的教师办公室在大殿内,只是用竹簟把高大的佛像遮挡了一下,放上几张办公桌即成。左右两侧光线阴暗的厢房楼下改作了教室,楼上则改作寝室和仓库等。寝室也很简单,只用一张张竹簟分隔成间间寝室,每间寝室是用木板做成上下两层的大统铺,每个学生分给刚够睡下的一个铺位,上下铺要睡20来个学生。后来在寺后新建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作教师及女生寝室之用。此外还有全部用竹木、稻草搭建的一座多功能的大礼堂,既是会场,又是饭厅和统考的考场。唱歌、劳作等教室均为草木结构,建在寺后山坡上。山坡上还有两座竹木结构的亭子,因大家期待早日驱逐日寇,还我河山,故一曰重光亭,一曰沛然亭。因为亭子光线较好,成了学生课余小憩和看书的好去处。
寺院大门即为学校大门,无校牌,只在左侧山道上新建了一个小门,门框上面是石灰做出1944这几个红色数字,成了唯一的学校标志。门边可见一条沿山脚而下的山泉,水声淙淙,清可见底,这也是师生饮用的水源。
大门口原有一条可通寺内的山道,后因举行校运动会,就沿操场(其实是寺门口路下铺上一些砂石的简易操场)四周挖山开路,建成一条环形跑道,并在右前方山脚下新建了一条近百米的跑道。操场边及跑道外的丛林中各有一个山塘,塘水清澈,蛙声悠悠。
当时在汤浦附近渔家渡村董久大茶厂的董阳生及其族人捐助义田652亩作为校产。时在绍兴县裘村的绍兴县政府,颁给董家“‘作育青年’、‘百年树人’的匾额各一方,以奖捐资兴学之义”。并由舜中师生敲锣打鼓将奖匾送到董家。董家有三位女儿均在舜中求学,她们生活俭朴,没有一点有钱人家的不良习气。
舜中于民国33年(1944)年2月10日开学,由郑重为兼任校长。“1945年(民国34年)5月由施伯侯接任”。其实当时只有傅召沛差不多每星期来一次学校。以宋孟康为校务主任,蒋逸之(屏风)为教导主任,陶茂康为事务主任。教师有杜其垚、杜其执、孙效瑾、施亚西、陶大正、黄锡虎等。后杠其执与施亚西两位老师在舜中结为伉债,成为当时佳话。
当时学校条件虽十分艰苦,但学生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目的明确。因此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努力。晚上四五个学生围坐一桌,用一只土碗,盛上少许桐油,点上二三根灯芯,一灯如豆,在昏暗不明的油灯下进行夜自修。既没人讲空话,更不需老师管理。那时读书能有一本课本也成了奢想。学校好不容易从金华搞到一些课本,但纸色灰黑,质量很差,加上教室光线昏暗,读这种课本简直似在看“天书”。多数学科没有课本,只靠老师讲课时的板书和记笔记。语文则有讲义,被同学们视若珍宝,把全部课文背得滚瓜烂熟。舜中初创时期,不但没有一本图书,而且没有一份报纸,简直是文化沙漠。上课时也极少有教具。
劳作课教室就在山上的茅屋里,门外满眼都是粗大挺拔的毛竹,于是就地取材,砍枝毛竹就可作劳作课的材料,在同学们的手中出现了毛竹碗、饭盒、镇纸竹板,刻字作画成了件件工艺品。上美术课,跨出校门口就是学生写生的大课堂。苍松虬枝,翠竹婆娑,鸟跃枝头,烂漫山花,深山古寺均可入画。上音乐课上的老师唯一的教具就是一把京胡,用它教学生唱《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歌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和“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歌声在群山间回响。
在离学校不远处的山口外有一个农场,请了几位农民种植蔬菜,供给师生食用。舜中的学生基本上是住校的,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附近农民家搭伙、借住的,成了走读生。住校生的伙食是低标准的,每8人一桌,桌上只盛放小半脸盆水煮的青菜、萝卜等大锅菜。每天一粥两饭。生活上还搞半军事化训练,要求5分钟吃好一餐饭,时间一到不管是否吃完,都得离开食堂。早晨起床后要把被子摺得方方正正,有时则要求打好背包,以防鬼子兵的“扫荡”袭击。每天作息信号是撞响寺内原存的一口约有一人高的大钟。
当时条件虽差,生活艰苦,但师生精神面貌很不错,没有人叫苦和发牢骚,而且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苦中作乐。在通往新楼的一条山道的两边被种上了从山上挖下来的紫藤花,搭了架子以美化环境。不知出于哪几位老师的雅兴,居然发掘了“舜阳十景”。其中一景是山腰的一座古墓,被美其名曰“古墓斜阳”。平日课余就有学生坐在墓前祭桌上看书、作画。
舜中四周山青水秀,春日山花盛开,满眼是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各种颜色的花朵交织在一起,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秋季满山红叶,令人陶醉,树头山鸟啁啾,让人感受“鸟鸣山更幽”的情景,要不是抗日前线的炮火声,身在九莲寺读书,真有在世外桃源之感。
舜中于(民国34年)1945年8月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接收古贡院伪绍兴县中学。本校名称更名绍兴县立初级中学,九莲寺校舍改设分部。是年下半年即有部分师生先搬迁至绍兴城内古贡院新校址(即今大通学堂旧址),次年舜阳中学原址全部师生告别九莲寺,与先一步进城的师生汇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县中并入省立绍中(即今绍兴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