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古城卧龙山上,曾有不少名泉,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清白泉。它与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因他在宝元二年(1039)所撰的一篇《清白堂记》而永载史册。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少孤贫,力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政知事。范仲淹不但具有政治、军事才干,而且工于诗词散文,其《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引用,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是,人们却很少知道他在越州所写的另一篇佳作——《清白堂记》。
范仲淹处于北宋王朝开始走向衰落的时代。他出仕以后,力主改革时弊,又以敢言出名,因此受到保守派官僚的排挤打击,先后四次遭到贬黜。天圣六年(1028),范仲淹为秘阁校理。后出知睦州,徙苏州。景佑二年(1035),知开封府。次年,被贬知饶州,又徙润州。宝元元年(1038),知越州。康定元年(1040),被召为天章阁侍制、知永兴军,后改任陕西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镇延州。庆历三年(1043),召拜枢密副使、参政知事。庆历五年,复被指为朋党,出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柘四年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清白堂记》系他在越州知州任上所写。
北宋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刚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范仲淹(989—1057)从润州(今江苏镇江)知州任上徙职越州(今绍兴)。二年前,他以吏部员外郎兼开封知州的身份上书讥切时政,批评宰相吕夷简,被诬荐引朋党,离间君臣,遭到贬斥,被一徙再徙。在徙润州途中,又遇爱妻病故,被迫将妻子李氏的灵柩停放在瓜州寺中。在给兄弟的信中,他大发悲愤的感慨……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凄楚心境中,范仲淹以放逐之身来到越州。他明知自己仕途未卜,在越地不会久留,但仍将个人的恩怨抛在一边,全身心地投人了政事。
范仲淹深知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因而对越地重视读书的民风民俗甚为赞赏。上任伊始即风尘仆仆地赶到新昌,拜会著名的大学者石待旦(985~1042)称石城先生而不名,并力邀他担任新创立的稽山书院山长。石氏为新昌豪族,仅北宋朝登进士第者就达27人。石待旦的五个儿子个个头角峥嵘。石待旦出任山长后,“四方受业者甚众”,连范太守本人也以弟子的身份,认认真真地到书院听讲。范还请了声望很高的李觏(北宋著名学者、思想家、范的好友)从千里之外到越州来讲学。
康定年间,越州百姓生活困顿,范仲淹体恤孤寡病弱,采取种种措施周济贫民。到任不久,越州户曹(掌管户籍、赋税、土地、财政的官)孙居中病死。孙为官清廉,家贫子幼,家人无力办理丧事。范仲淹知道后便拿出自己的俸禄,先给孙居中料理了后事,又给他的家属雇了一条大船,派了一名年老可靠的衙吏,护送孙居中的灵柩和一家老幼回原籍。临行前,范仲淹考虑到路上的安全,便写了一首诗,交给孙居中的家属。诗曰:“十口相携泛巨州,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儿寡妇船。”
为解决百姓饮水的困难,范下令在卧龙山蓬莱阁西之凉堂西岩下发掘废井,得泉甘而色白,夏如咀轻冰,冬如得阳春,范感泉清白之德义,特命之为清白泉。今泉址尚在。范仲淹一向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痛恨吏治的腐败。欧阳修在神道碑铭中称颂其“少有大节,其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在任枢密副知和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时裁冗员,选贤能,减徭役,厚农桑,修武备,被称为“庆历新政。”他的老师杜衍乃会稽人,也是著名的清白副宰相,其时正遭人诬陷,说他卖官肥私,使其名声受损,并牵连到他的学生。凡此种种都使范仲淹对“清白”两字感慨不已,因而索性将其住的官衙名之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并作《会稽清白堂记》一篇以抒胸意。此文写于宋康定元年,比名扬天下的《岳阳楼记》早5年,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已初露端倪,如提出清白为官师之规等。
范仲淹的文章大都富于政治和道德内容,《清白堂记》也是如此。作者在文章的下半部中说,根据事物变化的现象观察,当初井源闭塞,井水混浊泥泞而不能饮用,这是未加治理的缘故;而最终井道大成,取用不必以盖,则是疏导的功绩。从中体现出范仲淹的为政思想。
接着,文章又据《易经》发挥,认为井德之地,在于“所守不迁”;井泉之义,在于“所施不私”;圣人画井之象,在于“明君子之道”。由于爱此泉“清白而有德义”,可以为“官师之规”,范仲淹就更名“凉堂”为“清白堂”,又在堂侧构筑一亭;名“清白亭”。文章最后寄望:“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范仲淹知越州约一年半,时间虽短却颇有政绩。越州百姓感念其清白德义,曾建“希范亭”于卧龙山,又建“百代师表”坊于府治前,以为纪念。自宋以降,清白泉和清白堂作为一处有深刻教育和儆戒意义的设施,在绍兴府衙中曾得以长期保留。
现卧龙山清白亭系2006年重建,亭上悬:“清白匾额”系范仲淹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