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根
我市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三大组团。但各组团之间毗邻处形成了一些封闭隔离、互不对接的边界地带和区块,它们的功能布局没有统一规划,缺乏有机融合,城市形态呈现离散状态,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和面貌,也造成了城市用地的粗放和浪费。同时,这些边界地带和区块恰恰是组团联动性和共融性最强的区块,也是组团共建共享和融合效应最容易显现的区块。选择好组团融合的重点边界区块并加以开发建设,对推进各组团融合发展、扮靓城市门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就中心城市组团边界区块融合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选择若干重点边界区块。当前有下列区块可供选择:(1)高铁高教区西北侧区块。该区块位于镜湖新区西北侧与齐贤镇南侧相交处,既是绍兴中心城市的重要门户枢纽和智力密集区,也是柯桥组团向北拓展和站区建设的重心所在,相互间有较强的共建共享意愿。目前在锯齿形边界地带互有“插花地”和“飞地”,并已有项目布局建设,推进边界区块融合发展,此地块可作为首选。(2)东浦镇(含凤林西路现代服务业区)西侧与柯桥镜水路东侧区块。该区块是越城与柯桥组团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在镜湖一侧的现代服务区已有部分项目布点,但边界区尚有较大的待开发空间,而柯桥组团在发展轻纺城物流业中急需扩大仓储配套用地。因此,该地块也可作为组团联动合作开发的重点边界区块。(3)104国道北复线(二环北路)两侧区块。该沿线两侧是弥合“城里”与“乡下”差别、融合老城与新城的重要轴线。在对该路段实施交通公路转变为城市道路的改造提升中,同时实施道路两侧的商业化和街景化整合提升,以加快推进中心崛起和新老城区的融合发展。(4)绍三线(中心大道)两侧区块。该沿线两侧是城市北向门户和窗口,也是袍江与镜湖融合的重要轴线。现状是沿线两侧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建筑立面粗糙低劣。通过对该区块的改造提升,不仅能扮靓城市形象,而且通过对世纪街、群贤路、洋江路等节点的西延建设整治,将加强袍江与镜湖的融合和一体发展。(5)青甸湖周边区块。该区块是越城西连柯桥南部区域的重要节点,目前东西两侧均处在待开发状态。在“十二五” 期间,应按照规划定位和功能要求,积极谋划和推进市县联手共建优质生活区和休闲旅游区,促使二大组团融合发展。(6)以铁水港区为依托的东湖镇区块。随着迪荡新城北拓迪荡湖、袍江“两湖”南延和越兴路南延市区,该区块的开发建设应提上日程。开发建设这一区块,不仅有利于促使东湖镇尽快融入市区并充分发挥其区位资源优势,也有利于加快越城、袍江和镜湖的融合发展,并为滨海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支持。
2.开发建设边界区块的途径方式。一要统规划。凡择定的开发建设边界区块,必须统一编制开发建设详规,做好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的工作,在规划引导下实施开发建设,并加强对开发建设的监管。二要强功能。边界区块的开发建设,必须以提升结构、优化功能为导向,凡不符合区块功能定位和组团融合发展要求的产业和企业,应积极实施“提转搬”和“退二进三”,土地利用可由工业用地转为商业或居住类用地。三要聚要素。必须按区块功能定位来整合和集聚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和联手打造大型公共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布局建设,避免资源项目的分散化和重复建设。四要探新路。对边界区块的开发建设,要淡化属地意识、行政区意识,积极探索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等多种模式和方法,以加快推进组团融合发展。(1)考虑到目前镜湖新区开发任务较重,而柯桥有跨界开发建设的条件和意愿,可以选择在东浦镇(含凤林西路现代服务业区)西侧划出一定的地块,委托柯桥组团代为开发建设。(2)对高铁高教区西北侧区块,应加强对该区块的统筹协调,推动镜湖和柯桥的联手合作开发。(3)对104国道北复线和东湖镇等区块的开发建设,也应积极推进越城、镜湖和袍江组团的联合共建。(4)因组团分界不规则而形成一些零散破碎的小块土地,不利于边界区块的开发建设,应设法予以局部调整,或在组团之间作用地置换,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进边界区块的共建共享。
3.推进组团边界区块融合的原则。处理好组团融合发展与保持相互适度间隔,是绍兴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中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要坚持轴向开发的原则。推进组团融合发展,并不是“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而是要坚持轴向开发的原则,在毗邻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商业和休闲娱乐中心等区块实施定向、定点的深度开发,整合各组团的要素、项目和人口等,以实现组团之间的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其次,要坚持生态间隔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城市组团之间河湖水系、绿地农田等天然分界,保持和营造开敞共享的绿色空间,防止和避免对湖泊湿地、城市绿楔作侵入式、填充式的开发。对环湖临水的边界区块建设,要避免大体量、高密度建筑压迫滨水空间,坚持近低远高的原则,以体现缓冲过渡性。第三,要坚持互补整合的原则。现状各组团边界地带或区块,既有缺乏统一规划带来的功能布局缺失,用地粗放、浪费的问题,同时,恰恰是相关组团联动性和共融性最强,共建共享、共融效应最易显现的区块。因此,要充分调动相关组团积极性,优势互补,要素整合,在统一规划下合作共建,实现共赢。最后,要坚持通勤为先的原则。城市组团的对接融合,关键是要构筑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优先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缩短城市组团之间的通勤距离。为此,要加强对组团边界区块开发建设的规划引导、控制和监管,促使组团融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