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柏生
绍兴是著名的水乡城市,中心城市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水利的融合。水没有地界的概念,组团间水系互通的特定条件,对水利融合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一、水利融合的主要问题
1.城市防洪排涝压力增大。由于区域地理条件制约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内涝成为绍兴中心城市防洪的重点。其突出的问题:一是上游无较大控制性防洪工程,洪水调节能力较弱;二是骨干河道排涝不畅,泄洪受阻现象较重;三是水利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地面硬化和水面减少加重排涝压力;四是河道淤积严重,调蓄能力降低。
2.优质水源保障能力不强。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因平原河网水质较差无法达标,目前居民日常用水主要由汤浦水库承担。该库供水已达饱和程度,更为严峻的是单一优质水源的供水方式,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和工程安全风险,防御突发事件和特殊干旱等风险的能力不强。
3.水系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绍兴工业发达、人口集聚较快,污染源多。目前,水系污染的突出问题是富营养化,水域污染的分布特征是城镇内河水质最差。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消灭V类水、确保IV类水、争取III类水”的目标相差较远,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4.水资源一体化统管不足。各组团同处萧绍平原河网地带,在防洪排涝、水资源供应保障、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相互依存,共生共长,是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随着曹娥江大闸、曹娥江引水工程的建成和浙东引水工程的实施,区域水利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水利一体化将更为紧密。但体制的原因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依然存在,缺乏统一、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统一规划、共建共享、综合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
5.建设与保护矛盾突出。绍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纵横交错的河道湖泊,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因受土地制约,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与水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河道湖泊被填占现象时有发生,水乡和水城风貌保护困难加重。
二、水利融合的对策建议
1.强化城市水利规划的有机结合
一是统筹中心城市的水利规划。强调组团融合发展,对水利一体化的要求就更高。必须按照流域状况及城市发展要求,对各组团的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合理确定重大水利工程总体布局,用规划来强化各组团的水利融合。
二是强化水利与城市的规划融合。要把水利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载体,城市规划要在现有水系状态下进行规划,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完善,在严格控制水面率的原则下,适当调整现有河湖水系,提高土地整合利用率,促进河湖水系的保护。
三是合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力共建,规划能得到有效落实,财力能得到集中保障,土地能得到集约利用,资源能得到大家共享。市、县及各组团要形成共识,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属地实施”的要求,经过要素整合、区域联动,实现水利一体化。推进防洪、排涝、蓄水、调水等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提高城市清洁水源的保障能力
一是新建水源工程。绍兴缺少优质水资源,尤其是城市发展对清洁水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为了确保居民供水安全,应尽快启动上虞隐潭水库、绍兴夏泽湖水库的建设,与汤浦水库进行东中西的三库联合供水。
二是实施联网工程。加快推进绍兴供水管网与上虞供水管网联网,加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水源和管网平时既可独立运行,急需时可互为备用,提高城市供水的可靠性。
三是加强水源保护。加强以汤浦水库等水源地环境保护、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青甸湖备用水源地生态修复为重点的水源保护工程,确保水资源安全可靠。
3.不断增强“清水工程”的推进力度
一是提高水质,改善河网水系的生态环境。“清水工程”的核心是提水质、求生态。宜居城市要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被水融合的绍兴城市更要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水环境的治理是否见成效?就看河网水系的水质有否根本好转。因河网水系互为贯通,各组团应从大局出发,联合构建区域性防治体制机制,捆绑式地形成整体合力,联动共治。
二是通过引水,提高中心城市的环境容量。针对城区环境容量不足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境外引水工程建设和调度,在发挥曹娥江城区引水工程效益,充分利用即将建成的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对我市的作用,加强与省及杭州市、宁波市的协调,利用好年均8.9亿方的过境水量,为改善中心城市水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加快上虞蒿坝引水工程的研究,科学规划,合理调度,整合和发挥各项工程效益。
三是堵源截污,巩固“清水工程”的治理成果。治水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堵住了源头,才能巩固治污成果,要彻底改变“边治理边污染、再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堵源有二层含义:一层是控制出现新的污染源,另一层是治理减少老污染源。截污就是要做到进管网排放,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严格污水达标进管,杜绝污水直排河道,使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切实加大“六湖”建设的保护与开发
一是确立“六湖”同治的理念。“六湖”虽然分属各组团,但同属鉴湖水系,水质互为影响关联度大,须“六湖”同步治理、同时保护方能见效。“六湖”的提出,使分散的状态上升为联动保护,其层次更高,意义更大。
二是把犭央犭茶 湖作为建设的重点。“六湖”的重心在犭央犭茶 湖,无论从水域面积、所处位置、原生态的较完好性等方面看,其他5个湖都无法与其相比。以犭央犭茶 湖的重点保护与开发,带动其他“五湖”,但要注重体现各湖的特色。
三是保护与开发宜分三步走:第一步,为“六湖”量身定制一个保护与开发的专项规划。在规划没有出台之前,“六湖”应保持现状,不能随意开发;第二步,把水环境治好。保护是第一位的,开发是第二位的,在治理未见成效前切忌盲目开发。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老路了;第三步,实行保护性的开发。保护与开发必须两头兼顾,开发不忘保护,保护为了更好地开发。特别要强调湖岸保护,要还湖于民,湖岸周边近距离不能再开发房地产业。
5.推进陆岸与水城建设的相互融合
一是凸显水城特色。应根据各组团的地理环境特点合理划定滨河空间蓝线和绿线,以充分体现水城特色。袍江是城市的排涝走廊,应强化骨干排涝河道的整治与拓浚;镜湖新区为城市绿心,应重点发挥水域的生态环境功能;越城为市民居住核心,应重点满足人们亲水、近水等舒适度功能要求。
二是实施陆岸联动。利用旧城改造、新城拓展的机遇,同步加快水环境建设。按照谁开发、谁负责整治和管理的原则,对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土地带征、整治带建、同步实施。并将兴建沿河公共绿带,交属地政府共管共享。
三是注重水城形态。绍兴城市水乡风貌,具有独特的江南传统形态特征,应加以保护和发扬。以水为脉络,连接组团,融合绿心,形成水绕城走、城以水建的“水中大城市”新格局。突出城市个性,巧用滨水空间,塑造江南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