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加强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2-02-13 来源: 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次字体:【
王富更 

绍兴是一座工商业城市,历史上工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纺织、锡箔、酿酒成为主导产业,相应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建筑遍布城市内外。解放初期,越城(老城8.32平方公里)有半数人家以敲打锡箔为生,故有“锡半城”之称,锡箔业为当时城市的经济支柱,锡箔工场与居住建筑多合二为一。柯桥以酱文化出名,红酱、酱油、豆腐干一直被绍兴人们所喜爱;历史上这里纺织业非常发达,安昌、华舍一带有“日织万丈绸”之誉,为浙江省重要的丝绸纺织基地之一,生产以家庭作坊为主,房屋建筑既有生产性质、又有生活功能。绍兴是中国黄酒的发源地,在民国后期,绍兴全县生产的黄酒高达10万吨/年,酿酒工厂多立于河湖之畔,生产用水方便,建筑成群布置,酒香飘越城乡。历史上“酒缸、染缸、浆缸”的特色产业和工业建筑形式,至今仍有着生命力。

一、工业遗产建筑的布局与环境

绍兴城市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生产率和生产水平较低,工业建筑的手工作坊(生产工场)与居住合用在绍兴城内比比皆是,体现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建筑规模根据其生产需要,有一间、二间或三、四间连在一起的门面(开间),部分工场进深较深,内设天井院落,采光、通风和地面排水条件较好,有利于原材料和成品的储存、堆放;有些建筑沿河而布,并设有下河踏步,便于生产物资的运输,这是人们利用自然的一种手法。工业建筑色调素淡,多为白墙黑瓦、棕色油漆、花格窗门,成为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受地形条件影响,建筑布局多呈条带状,或依路或傍水,错落有致,与旁边的房屋连结成片,有的连绵数里,进退有序,创造了丰富的街、河景观。建筑与河道、石桥、游鱼以及划动的船只,构成了一幅淡彩浅墨的水巷画图。

酿造工业的建筑体量较为庞大,从原料、加工到制成品有一套工艺流程,建筑摆布按流程而设计,重要生产车间还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和跨度,因限于当时的建筑材料和建筑业水平,故大开间的厂房多采用中间设柱的手法,把数间房屋连在一起,以达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如原绍兴酒厂和沈永和酒厂的厂房布置便是一例。这些厂房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比一般民居要高大得多,生产车间屋宇高耸,乌柱石墩(避免生产过程中水对柱子的影响)、梁椽竹、石板铺地,迎合了当地气候环境和生产工艺要求。除酿造工厂外,锡箔、纺织这些生产建筑多为一层或二层,结构比较简单,其功能往往与居住混合,成为“楼上住人、楼下生产”的一种使用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不起眼的工业建筑、手工作坊,部分已成为工业遗产或历史文化遗存。

二、工业遗产建筑保护的存在问题

然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里的工厂企业实现了“优二兴三”,一批工厂被改造、搬迁,大片工业建筑被拆除,加上城市锡箔业被淘汰,生产作坊早已改作它用,导致城市留下来的工业遗产建筑并不多。古城内历史上生产老酒、酱品和布匹的工业厂房已难觅踪影,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老字号、对绍兴经济发展曾作过贡献的工厂企业,多数建筑已不复存在,令人遗憾。如绍兴黄酒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1915年巴拿马酒赛会金奖)的沈永和酒厂,其厂区早已拆除而建成居民住宅小区;以生产古越龙山酒而著称的绍兴酿酒总厂,其生产区(厂房)已建成了现代办公楼和黄酒博物馆;名闻海内外的柯桥王星记纸扇,其厂房也已被夷为平地。长此下去,绍兴优秀的工业遗产建筑将会逐渐消失,工业生产的历史也将会被割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同时,富有水乡城市特色的生产建筑布局群落(呈条带状建筑分布),也因工业园区的建设、产业的集群布置、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被淘汰出局。这种做法虽有利于工业的集聚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但其特色建筑拆除后,一般不可能再恢复重建(若恢复、也是个假古董),拆一片、少一片,至今已廖廖无几。原生产锡箔或酿酒作坊的“前店后场”(前面临街开店经商,后面工场制作产品)、产销结合的建筑布置形式,也一去不复返了,伴随而来的是大型商厦、超市和仓储物流,这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旧城(或旧镇)改造步伐的加快,沿河而布的有些特色建筑已被高楼大厦所代取,传统的河——建筑——路的布局形态正在逐渐消失。为此,亟需加强对水城格局和特色建筑地带的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保持风貌与特色。要求老城或古镇在沿河建筑的改造中,除历史街区按要求保护外,其他地方的建筑也应体现地方元素或符号。

三、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措施

国际上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有很好的经验,如英国伦敦市区的一座啤酒厂搬迁生产工艺后,厂房仍在原地保持着,并把它改成三或四层职工宿舍(因啤酒厂的厂房较高),其外墙面仍保持原貌不动,在内部却增加了楼层和楼梯,设置了壁炉和厨卫等设施,不仅较好地保护了工厂建筑,而且还解决了部分职工的住房问题,这种做法吸引了不少外国参观者。国内许多城市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也日益重视,如无锡市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就是利用原来机械厂车间改建而成的,外面仍保持有着原来的模样,里面却成了展示城市未来发展的馆舍;他们在保护利用该建筑的同时,还保持了河道水岸环境,从而反映了该厂历史上依靠方便水路交通条件而兴的。杭州市专门编制了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并提出了相关保护要求。绍兴优秀的工业遗产建筑已经不多,有效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学习国内外工业遗产建筑保护的先进经验,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加强保护与利用,使工业遗产建筑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继续焕发历史文化的光彩。

一是开展对现有工业遗产建筑的普查登记,摸清家底。并根据建筑质量好坏、建造年代久远、结构状况、使用功能以及是否有代表性等进行筛选,分门别类,确定市级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名录。对历史上手工业生产集中的特色街河进行调查,确定几段现状保持较好的建筑作为保护对象,结合旅游线路一切,恢复“前店后场”的布置形式,为发展旅游业服务。

二是编制工业遗产建筑和特色建筑地段的保护规划,划定具体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要求,控制建设地带,制订并落实工业遗产建筑和特色建筑地段的保护措施,形成“点、线”相结合的保护架构。“点”是工业遗产建筑的点,“线”是沿街、沿河布置的传统手工业建筑的线(包括周围环境风貌等)。要构建工业遗产价值评估标准、遗产建筑安全评估体系,认真处理好工业建筑与遗产保护的关系,推进工业遗产保护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是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按城市规划要求划定紫线范围,禁止在紫线内大面积的拆除或开发、修建破坏工业遗产建筑和特色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在此范围内进行各类建设项目,必须先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组织专家论证、领取选址意见书后方可进行。要创新土地使用性质分类,理顺与国土部门的审批衔接关系,引导工业遗产建筑的开发模式,为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创造长效机制。

四是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建筑,工业遗产建筑或特色建筑地段,就保护而保护是没有生命力的,应在积极保护、加强维修养护的前提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可作为别有风味的创意工厂,时尚创意文化工作室;也有的可以作为如酒文化、酱文化、纺织文化等专业博物馆之用,也有的可作为社区办公用房或文化活动室。如镜湖新区的王宝和酒厂,虽这个清代建筑只剩两侧厢房和部分遗址,但该厂为保护建筑文化遗产,调整了使用功能,把厂房改作老年活动室,使该工业建筑能较好的保护下来。对沿河、沿街的原住、场(手工作坊)结合的建筑,部分可以作为居民住宅使用,并配套水、电、厨、卫以及管道煤气等设施,改善或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部分可作旅游设施用房,作为接待室、小卖部等;有的可仍以工场的形式出现,现场制作旅游纪念品,使游客既能欣赏其制作工艺,又能买到自己所喜爱的商品,这种做法国内外的一些旅游城市都有,我们也不妨作些尝试。

加强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需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相信只要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绍兴的工业遗产建筑(包括特色地段建筑)一定能较好地保护和利用起来。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