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破解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2-06-06 来源: 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次字体:【
陈小伟
 

“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作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完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平台支撑、多轮驱动、要素保障、各级联动”的工作体系,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6%,投资占到全部工业投资的31.1%。张金如书记和钱建民市长多次在全省大会上交流发言,“绍兴经验”成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典范。

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发展初期,还存在产业基础薄弱、总量不足、质量较低等问题。绍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始终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紧抓实,而切不可“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破解科技瓶颈,以先进的技术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要靠科技创新推动。虽然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集聚570家规模以上企业,但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并不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一是要加强新兴技术研发。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导向目录为依据,规划实施一批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科技、重点支撑项目、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新产品研发。制约我市产业提升和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应作为重点攻关项目,如先进装备制造业中的高端纺织装备和高档数控机床研发、新材料产业中的纺织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等。二是要加大科研投入。201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要力争达到4000亿元,按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2.5%的标准计算,需要100亿元的研发经费支撑。而2011年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仅3500万元,其他地区,如广东省仅一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就可获得50050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总投资30%的补助。因此要把科技创新投入列为财政科技投入的重点,形成政府资金引导与企业投入为主相结合的新型创新投入机制。同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在原有基础上再划出1亿资金专项用于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

二、破解项目瓶颈,以优质的项目带动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要落实在具体项目、具体企业上,特别是需要依靠重大项目、优势企业来带动发展。一是要多途径生成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项目、兼并重组一批相关项目、转型升级一批传统项目”等多种方式,促进项目生成和实施。特别是我市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低,面临“三荒二高一低”的生存困境。尤其要重视对有市场、有潜力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强传统产业高端装备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从传统产业中培育新兴产业。二是要完善项目准入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立项前,必须进行项目会审和专家咨询论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和环境、技术和市场风险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把好准入关。当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认定标准不够明确,如产业导向中的“高附加值化纤”、“高效节能产品”等,尚没有明确细化。因此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明确细化产业相关领域的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三是要优化项目服务。在项目咨询、联系、协调、审批、配套、落地等方面,要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四是要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加大对未按要求开工建设或未按要求实施且产能低下项目的清退力度,促进集约用地。通过“倒逼机制”促使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企业产业转移或关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三、破解人才瓶颈,以优秀的人才引领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因素最重要。要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尖端人才,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同时,要注重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前绍兴实用型人才数量偏少,需要加快绍兴市公共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柔性引才,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要全面落实科技人才政策,重点解决好引进人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家属工作安排等问题,逐步建立“市场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以科技、知识产权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度。

四、破解市场瓶颈,以优良的市场环境吸引发展。要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政策,鼓励本地企业使用我市自主开发的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积极引导市场需求。通过组织新产品展览会、推介会,颁发新产品认证证书等,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要在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品,坚持错位发展,避免一哄而上。鉴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发展,绍兴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适时作出调整,使规划符合市场要求和绍兴市情。如太阳能光伏明显存在产能过剩的状况,对此进一步扩产要持谨慎态度。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力争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保护,政府部门、司法部门等要对仿冒侵权、科技人员恶意“跳槽”、泄露商业机密等行为采取有力的制约措施。

五、破解政策环境,以优惠的政策扶持发展。当前首要的是抓好政策配套、政策“落地”和政策深化,使政策真正发挥作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考核,确保政策的执行和实施。如我市已有相应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公司,并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支行,但尚未建立可操作性的运作机制,因此要抓紧研究配套政策,引进品牌投资机构和专业管理团队,着力推进科技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实施。新兴产业支行的信贷资金要确保到位,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利率优惠,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