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是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公民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送戏下乡”是绍兴市政府文化惠民活动的民生实事之一,旨在通过文化传递,弘扬绍兴的传统文化,倡导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道德理念,丰富及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因而受到了全市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
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绍兴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绍兴市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纲要(2008-2012)》、《中共绍兴市委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绍市委[2012]2号)等一系列支持文化惠民工程的政策。各级文化部门组织各专业剧团、文化馆和文化大巴艺术团送文化到农村,为文化站舍辐射作用较为薄弱的地方开展文化服务,并形成常态。推出了 “三下乡”、“五下乡”、“文化下乡”、“百场绍剧下基层”、“文化大巴”等一批流动性“送戏下乡”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专业院团、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每年完成送戏下乡演出1000场以上,惠及群众达300多万人次,这不仅为广大老百姓送去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而且,把每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比如《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送戏下乡演出》、《实践科学发展观送戏下乡演出》以及“禁毒”、“计划生育”等为内容的送戏下乡服务演出,通过文艺节目的形式,及时送到农村,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送戏下乡活动开展多年来,成绩显著,赞美有加,达到“三满意”,即群众满意、地方领导满意、演员满意。如今年10月份,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送戏下乡到偏远山区嵊州市里南乡芦溪村,距嵊州市区约40公里,那里山多田少,交通不便。离晚上开演还有三个多小时,就有男女老少拿着凳子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场面十分感人。80多岁的老爷爷说:“我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好的大戏”,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来到后台边上,跟我们的演职员说:“谢谢你们为我们送来的欢乐,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今天能近距离看演出,感到格外真切”。送戏下乡也深受各地领导欢迎,送戏下乡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为基层领导作群众思想工作帮了大忙,他们说,平常讲一百次,不如观看节目一次效果大。此外,演员也十分满意,他们在乡下舞台演出受欢迎的程度大大超过了在城里的演出,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当然,我们在肯定送戏下乡活动成效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存在的问题
1.送戏下乡领导重视不到位。某些地方领导对送戏下乡活动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他们觉得文艺演出不出经济效益,难出政绩,有的甚至认为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此,不关心不过问,以致相关部门领导不重视,推给下属单位了事,使送戏下乡活动流于形式。
2.送戏下乡演出经费不足。经济发展落后和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农村,往往是送戏下乡的死角,也是文化生活最贫乏的角落。由于偏远山区条件的限制,给演出带来诸多不便,导致演出成本增加,使很多演出单位因经费问题而作罢。究其原因,还是送戏成本与送戏义务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让一半靠政府,一半靠商演吃饭的艺术院团左顾右盼,运转维艰。
3.送戏下乡从任务式转变为应付式。上级部门每年给相关单位下达送戏下乡的演出任务,有些单位并未真正理解其目的意义,而只是当作纯粹的工作任务。为完成任务,只好采取敷衍应付的办法,不认真进行组织策划,只讲场次,不讲质量、效果,带几个人,找个场子随便演出几个节目,一些节目难免档次不高,文艺的教育和审美作用远远不够。
4.送戏下乡演出“供需”脱节。送戏下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应该因地制宜。但是有一些送戏下乡很盲目,演出的节目普遍都是由演出单位决定,观众只能被动接受。至于观众喜欢什么内容、什么形式,演出单位事前不作调查,所以心中无数,演出的效果当然也就要大打折扣。
三、对策措施
要解决送戏下乡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重视。送戏下乡已成为社会认可度很高的一个项目,基层群众享受看戏、接受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习惯,政府应把送戏下乡当文化民生项目来做,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常规预算,也就是说,从政府的角度,既确定送戏下乡的事权,也明确配套送戏下乡的财权。只有政府买单,项目运作,送戏下乡才能更好地根植基层,服务大众,长效运作下去,让演出单位不再为送戏成本发愁,安心创作和演出。
二是管理规范。目前,各种总结及资料提及下乡演出大多以场次计,各地下拨演出经费也大多以场次计,至于每场有多少观众、服务质量、演出效果似乎并不太顾及。其实,场次相同,服务态度不同,演技水平不同,观众人数不同,社会效益大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从投资效益、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诸方面进行客观评价,既有利于决策者制定政策,也有利于各部门制定符合实际的演出经费补贴规则,促进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三是质量保障。要加强对送戏下乡的严格管理,防止流于形式,防止低俗劣质产品演出,防止虚报演出套取政府补贴。一方面,政府提供的保障经费不能平分或定给各演出单位,要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来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各演出竞争单位要通过公演,靠自己演艺产品的质量来获取演出场次和相应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文化主管部门要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的管理,即建立演出计划公示制度、演出回执制度和演出节目名录建档制度。
四是“送戏”、“种戏”相结合。古人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别人的只是暂时的,自己的才是永久的。只有让广大基层农村有了“戏种子”,戏才能在基层发芽、生根、开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上级应该在提倡送戏下乡的同时,多强调下乡“种戏”,并逐步总结探讨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下乡“种戏”的新路子,让社会主义新戏的“种子”撒遍广袤的农村大地。
(作者为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