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行等口述 范红梅 许义平编写整理
柯桥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历史古镇,这里水陆交通方便,古运河、杭甬铁路、104国道自西向东穿境而过,自明代柯桥就已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到了晚清民国初期这里更是十分繁华,被称为“金柯桥”。这里既盛产稻米,又有相当发达的工业基础,早在唐代就有“日出华舍万丈绸”的美誉,自古以来纺织印染、酿酒制酱等传统工业都有相当规模。十一届中全会后,绍兴县依托迅猛发展的轻纺产业,在柯桥兴商建市,兴市建城,短短30多年,把柯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县城,成为国际纺织贸易中心。
南巡谈话的春风,吹醒柯桥经济开发区的建立
说柯桥,不能不说轻纺市场,可以说没有轻纺市场,就没有柯桥的今天。1949年解放后,绍兴分为会稽、绍兴两县,柯桥曾作为绍兴县政府驻地。改革开放后,柯桥及周边乡镇轻纺产业蓬勃兴起,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形成了全国著名的轻纺产业高度聚集区。1985年柯桥建成了第一个简易棚屋结构的化纤布交易市场----柯桥轻纺市场。1988年绍兴县政府在柯桥今东升路建成三层2万多平方米的室内交易市场——绍兴轻纺市场。至此,柯桥这个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1.4万的江南水乡古镇,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纺织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每天都有全国各地拥入的2万多名客商集聚交易,盛况空前。
但在1990年前后,关于轻纺市场的利弊争议也越来越多, 1990年7月,时任省长的沈祖伦专门到轻纺市场走访座谈调研两天,最后扔下两句话:“绍兴轻纺市场不是办得好,而是好得很!市场不但不能关门,而且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绍兴轻纺市场办成全国的轻纺市场!”当年9月绍兴县征地5万平方米,动工建设轻纺市场东交易区。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巨浪。绍兴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中逐渐形成了一致共识,抓住柯桥轻纺市场发展机遇,以市场商机为依托,乘势而上,加快柯桥的城镇开发建设,形成绍兴县的经济中心。当时县委书记纪根立,县长陈敏尔召集两办和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多次小范围研讨柯桥的开发建设思路,越讨论头脑越开阔,渐渐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1992年5、6月沈祖伦省长带领省计经委、建设厅、财政厅、体改委、供销社等5位厅的一把手,专门来到绍兴柯桥又进行了两天调研考察。纪根立、陈敏尔激动的向这位绍兴县的老书记汇报县里对开发建设柯桥的具体思路,沈祖伦听后十分赞赏,又是两句话定调:“柯桥轻纺市场是改革开放的缩影。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兴商建市,兴市建城!”在场的两位原绍兴县委书记、时任绍兴市书记市长的王咸波、陈礼安同志也全力支持这一思路。
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肯定,县领导班子心里更加坚定踏实,工作步子和力度就放胆放开了。于是,1992年这一年,对柯桥发展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几件大事陆续出台:一是加快扩建新建轻纺市场,将绍兴轻纺市场更名为中国轻纺城;二是成立中国轻纺城管委会,专门负责柯桥市场建设和经济开发;三是调整柯桥镇行政区划,撤区扩镇,将原来阮社、双梅、柯岩、州山等4个乡镇并入柯桥镇,辖59个村,13个居委会,区域面积扩大到6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到7万多万。由此,柯桥摆脱了小镇的建设思路,开始以兴商建城,兴市建城,形成县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大思路和大方向,进行了大手笔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1992年6月国家工商局正式批准绍兴轻纺市场改名为“中国轻纺城”,1992年9月,绍兴县委、县政府按照“兴商建市,兴市建城”的战略构想,建立中国轻纺城开发管理委员会,柯桥开发委开始筹建运转,首任开发委主任、副县长马行同志回忆当年,至今仍然豪情万丈。当时柯桥一片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用县委书记纪根立的话说,柯桥到处是商机,是踏一脚都会“冒油”的经济热土。从上到下,大家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满怀激情,投身到开发建设的热潮中。
柯桥经济开发区从职能与开发建设的重点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从1992年至1998年期间,主要是围绕中国轻纺城市场建设和县城的基础设施配套开发建设时期。从1998年到2011年,主要是加强工业区经济建设,工业项目的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大量的征地拆迁。从柯西工业园区到柯东工业园区,再到柯北工业园区、柯北新城的开发建设。
第一阶段:为轻纺市场和城市发展配套建设期
1993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这也是绍兴县第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同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建立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轻纺城开发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副班子。
马行按照县里主要领导的思路提出了几件工作重点。一是开发建设规划。首先遇到的是开发建设的目标定位,当时县政府行政中心在市区,柯桥仅仅是一个镇,体制上肯定不能提政治中心,经过反复讨论,后来只提把柯桥建成绍兴县经济中心。其次是规划范围,确定为柯桥老镇、双梅乡、管墅乡一部分,5年目标为开发面积为12.9平方公里,人口目标万12万。二是加快为市场和城区配套一批基础设施,县里每年以“双十工程”的形式,确立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工程,每位常委、副县长联系一个工程,负责抓落实。三是筹措资金,开发区实行自我滚动开发,封闭运作。因此开发区开头资金压力很大,只能依靠征用盘活土地来筹措开发资金。1993年11月柯桥开发委第一次公开拍卖出让16块土地,获得----万元资金。
从1992年到1997年,柯桥开发区的重点是围绕中国轻纺城市场和城区发展,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开发和建设。兴建了以轻纺城北市场、西市场、坯布市场、服装鞋革市场等为代表的市场群体,以轻纺大桥、金柯桥大道、笛扬路、鉴湖路、万商路、港越路、轻纺城汽车站、火车站、联托运市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以明珠广场和电视塔、轻纺城医院、柯桥中学、县职教中心等为代表的文教卫服务设施;以鱼得水大酒店、金桥大厦、轻纺城大酒店、华洋大厦等为代表的商贸三产设施。短短五年时间,柯桥的道路桥梁畅通,商店宾馆崛起,学校医院建成,
1992年初乘着南巡谈话的东风和轻纺市场东交易区营业房的拍租招商成功,县委县府因势利导,决定市场向北拓展,建造轻纺大桥,跨过古运河,建设占地近150多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的北市场。从规划设计到征地建设,经过2年的艰苦奋斗,总投资1.8亿的中国轻纺城北交易区,于1994年4月28日建成开业。当时每天从全国各地汇集的客商已经超过3万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聚集到这个向着现代化快速崛起的江南古镇,此时,中国轻纺城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随着市场和城区的日趋繁荣,制约柯桥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柯桥为三级火车站,班次少,运力不足。104国道狭窄,车辆多,常常一堵就是几小时。1995年开发委实施104国道托宽重点工程,一边协调部、省、市多家单位和10多个村企业,一边拆迁征地建设。经过近2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在1996年底顺利建成通车。同时,马行他们跑省有关部门和铁道部,申请柯桥火车站提级,直到第19次去铁道部,终于感动了有关领导,特批柯桥火车站升格为三级站。1991年底穿过柯桥北部的杭州到宁波的杭甬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当时柯桥没见设立出入口,1992年开发委成立后,马行他们就马上意识到这对于柯桥中国轻纺城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于是他们精心准备了申请报告,例举了需要在柯桥设立进出口的大量理由,一次次跑省政府、省交通、发改等有关部门,最后终于同意在柯桥设立高速公路道口。1995年开发委立即规划建设双向6车道的金柯桥大道,从杭甬高速出口笔直通向轻纺市场。1996年底,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柯桥到杭州、上海宁波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1996年后根据市场和县城发展的新情况,柯桥开发委按照“建管并重”的工作思路,着力加强开发区城市管理。建立开发区城市管理领导小组,组建城管专门队伍,并制订了有关开发区城市管理规章制度,这一系列举措也成为现在柯桥城市管理打下了基础。在加大城管投入的同时,开发委还积极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城市形象工程,配套完善必要的城管设备,使开发区城市面貌得到新的改善。鉴湖路以南到万商路的绿化带,当时规划设计起点高,种下数千棵香樟树,到现在,这些参天大树为绿化带来一片绿荫。
开发区2000年县政府迁址柯桥前,每年为柯桥新县城的建设提供各项设施配套到位的建成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使柯桥从1992年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万的小镇,发展成为建成区面积达到近1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万的现代城市。为绍兴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柯桥新县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阶段:依托园区建设发展工业经济
在加大市场和城区基础实施投入建设的同时,为加快柯桥的产业和人口聚集,扩大城区规模,推动城市经济繁荣,开发区先后启动了一系列的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主要有柯西、柯东、柯北三大工业园区。
最早启动的是的柯西工业园区。1994年8月,柯西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奠基开工,按照当时“三为主一致力”的发展思路,引进了像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客车、华港集团、精工钢构、精工科技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到现在,这些企业仍是绍兴县企业中的领头羊。精工钢构和精工科技先后在A股市场上市,成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2003年4月柯桥经济开发区柯西服装工业园区启动开发建设。规划用地面积8.13平方公里,启动区块1平方公里,投资入驻企业40家。开发建设服装园区初步改变了绍兴纺织产业长期以来“恨布不成衣”的粗放型初端生产状况,有利于拉长纺织产业链,提高终端产品的附加值。柯西工业园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从一期龙头企业的引进,二期个私企业的扶持,三期服装园区的建设,对加快柯桥的工业和人口集聚,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8年初,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把柯桥开发区建成全省一流县域中心的总体要求,开发委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招商引资上来,规划启动柯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紧紧围绕加快开发区产业和人口集聚,园区发展目标定位于绍兴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高地、柯桥城市新型产业集聚基地。1998年12月柯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启动开发建设,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东至金川路、南至肖绍运河、西至百舸路、北至群贤路。开发区进一步千方百计加大二、三产招商力度,当时引进了东华汽车电子、前进齿轮箱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其中首次引进了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的阳光差别化纤维,改变了开发区没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的历史,培育了亚泰药业这样的上市企业。
2000年10月随着县政府迁址柯桥,根据柯桥城市管理体制调整精神,柯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职责由原来的综合性开发建设转变为专业性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由此,柯桥经济开发区围绕新县城建设,以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为目标,加快产业布局和企业引进,培育了一大批现代高新科技企业。到2000年底柯东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而柯西工业园区又基本处于无地可供的情况,为了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2001年初,不失时机地开辟了柯北工业园区这个开发建设的新战场。柯北工业园区位于杭甬高速柯桥出口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依托安昌、齐贤两镇,发展空间也比较大。2001到2002年这两年,用于基础设施投资超过2亿元,用于项目用地预征投入达到5000万元左右,正是有了这些超前的投入和规划,才使开发区拥有了吸引外商投资的良好形象和较为充足的项目预留用地。
近年来,柯桥开发区紧紧围绕“魅力新城北拓延伸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新兴优势产业培育区”目标定位,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现在柯开委托管面积达到64.7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超过86亿,到2011年底,累计落户企业1739家,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1090亿元,拥有年销售超过35亿的亿丰化纤,年销售30亿的天龙数码等一大批重点企业,还有一批企业积极通过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拥有上市公司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新标准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20家。开发区至今,已连续14年进入全省开发区综合指标考核前10位。2002年柯桥开发区率先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被授予浙江省纺织机械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同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高端纺织装备特色品牌园区”。2012年10月柯桥经济开发区经过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艰苦创业创造“开发区速度”
开发区的开发与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困难应该是土地的征用和拆迁,没有土地,去开发什么,拿什么开发。现任柯开委规划建设局局长的杨章龙当时是工程处的一名干部,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拆迁,他仍然感觉近在眼前。当时拆迁无样本可依,一切都是在政策的指导下,摸索着干。记得鉴湖路3号桥建造时,一小部分群众对拆迁安置政策不理解,拆迁谈得非常辛苦。工作组是天天晚上加班,一户户到农户家去走访、商谈,一位位去做思想工作。当时,一边是工程施工期限紧张,一边是无数次的访谈,工作组的同志都是顶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一面在工地上跑,一面往群众家里跑。但也是这种螺丝钉的精神,最终感动了一些群众,最后如期完成了大桥的施工。
除拆迁,征地也是当时的一大困难。要跟农民谈、跟村里谈,这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当时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不少开发委的干部是从各个部门调集起来的,当地的人脉不熟,更谈不上与群众熟悉。现在早已退休的俞水林是2000年到开发委的,因为曾在华舍、安昌等地当过一把手,自己又是当地人,比较熟悉这里的环境,于是他主动要求负责征地、拆迁这个最苦最难的活。俞水林回忆当时的征地工作,感慨万分,他说:“要做好群众工作,要了解老百姓、同情老百姓、用百姓的语言、思维、思路,因地因人做好工作。”俞水林说,记得当时有一个村民的猪棚在拆迁中,碰到了难题,对方要求评估、丈量,而村干部的态度也倾向于村民。俞水林了解到拆不下去的原因后,非常生气,找到了村支部书记,当面就批评:“老百姓不懂政策,可以原谅,我们可以慢慢讲解,让他们了解,如果连村干部也不知道政策,瞎起哄,这个拆迁还怎么做?猪棚要评估、丈量,请他拿出产权来,这是原则问题,没得商量。但站在百姓的立场上,适当对其进行一些补偿,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数额也是象征性的。”这个几个月拆不掉的猪棚,一个上午就在村干部的共同协助下拆掉了。俞水林说,拆迁征地的法宝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普通话、朝南坐’是做不好群众工作的。正是凭着这种作风和摸索出来的基层工作经验,柯开委顺利征下了柯北一期1.6万多亩土地,为开发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留出了空间。
开发区能顺利征下这么多土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策人性化、民生化。这个人性化、民生化不仅仅指工作方法方式上,更是从政策上。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有土地就有他们的生计、这是他们生存的基本资源,征地后的农民靠什么生活,怎么办?这是摆在最前面的问题。因此,当时提出了一个政策,这是每个村都会根据征用土地的多少,留一部分集体留用地,性质为商贸用地,由村集体开发建设发展商贸,作为村级经济的一个来源。现在,随着开发区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人气、商气的集聚,这些商贸用房租金都非常高,非常抢手,创造的收入也远远高于土地的产出,村民和村里都非常满意。再一个就是如何解决失土农民的就业问题,不再耕作的农民可以干什么?县里出台了失土农民“三有一化”政策,一方面为失土农民办理养老保险,解除他们老了没有退休金的后果之忧,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民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技能,走上再就业的道路。当时,各镇的成人技校成为农民进课堂的大平台,针对农民开设的课程非常丰定,家政、烹饪、手工艺、理发、缝纫、电工、泥水匠、锅炉工等纷纷推出,并且经过考核还发给相应的技术证书。一些农民转身成了技工,有的开饭店、开理发店、开服装店,从事各种各样的三产行业。
记忆里那些趣事和难忘的事
当时开发委建设的道路非常多,光是主干道就有十多条,给路取名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当时大家都想不好取什么路名,有几个老同志就想出来,以路字取名,横向的叫纬路,纵向的叫经路,然后由东向西依次为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经四路、经五路,由南向北依次为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以此类推,这样取名不但容易记,而且指路时只要说到经纬然后说出几号路,大家就知道路在什么方位,该怎么走,心里非常清楚。现在还有许多老柯桥人喜欢按这个最早的路名记路。当然,这些经路、纬路,现在都结合绍兴文化地域特色取了合适的名称,像经二路改成了金柯桥大道、纬四路改成了群贤路、鉴湖路就是纬二路等等。这些路也为城市道路框架打下了基础。
现在我们看轻纺大桥依然觉得她气势不凡,造型独特,这座桥当时也是开发委负责设计和建造的。大桥是1992年开始招标,1994年上半年竣工的。当时是全国第二座钢管拱桥,跨度92米,有4个车快车道、加慢车道和人行道,设计非常超前。说到造桥,就要提一提当时的工程技术员管汉亭,他是一名老桥梁技术员,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担任过城南大桥等多座重要大桥和主要道路的质量技术监督员,而且非常肯吃苦,敬业奉献用在他身上非常合适。与管汉亭共事过的杨章龙回忆那段披星戴月的奋斗时光,依然很激动。他说记得在建金柯桥大道时,要先架设电线杆,为了去电力部门办相关手续,当时骑自行车风雨无阻跑了一段时间。后来金柯桥大道建到与万商路交叉口这一带时,碰到了一个大难题。周边都是田,只有一条很窄的路,自行车能进去,汽车根本无法进去,15米长的电线杆不靠大卡车怎么运进去呢?后来,开发委的那些同志硬是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用市场里拉布的平板车,前面有人扛着,后而有人托着,一车一根,小心翼翼地拉进去。当时路面非常不平,坑坑洼洼,稍一颠簸,这电线杆就在车上打滚,大家小心得气也不敢出,就这样冒着危险,把电线杆一根根运到里面的工地上。
说起那些招商的故事更加难忘。当时开发区不像现在,企业家的思想也没有现在这么开放,要引进一个好的项目进来不容易,常常得磨破嘴皮子,跑酸双腿,一次次用真情感化人家。不少老开发区人在回忆那些招商的故事时,都能讲出无数个记忆深刻的故事。记得当时有名招商干部叫周鹤松,工作非常敬业,为了招进好项目,劳心劳神。有一次,临近中午,周鹤松因为感冒,还在医院挂吊针。听说招商办下午就要去温州与一个前期联系好的客户洽谈,周鹤松二话没说,拔掉针头要走。大家都劝他这次别去了,身体要紧。周鹤松哪里肯依,挂了一半的药水一收,拎了包就坐到了汽车上。一路赶到了温州,到晚上忙完了工作后,他才重新把那半瓶药水挂完。
曾在开发委具体负责招商工作的领导茅明初说,这样感人的招商故事谁都能讲出几个来,那段岁月,大家天南地北地跑,只要有好项目,就不怕累、不怕苦地一次次上门洽谈,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把好的项目招进来,让开发区的工业经济早日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