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主席,同志们:
这次全市政协主席读书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了主要议程,富有成效。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学习了群众路线教育学习资料和人民政协有关知识。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市政协各位副主席和各区、县(市)政协主席,围绕会议主题,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大家谈得都很好,立意高,思路宽,思考深,发表了许多有思想、有深度、有新意、有价值的想法和观点,达到了研讨问题、交流体会、深化认识、促进工作的目的。我听了之后很有感触,很受启发。下面,我也作个发言,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我到政协工作两年多来,一个切身的感受,就是政协工作决不能狭义定位在政协机关工作层面,因为机关毕竟人手有限、资源有限、精力有限,而要更多定位在如何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层面。我们常说,政协组织是委员的家,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是委员履职的“大舞台”,委员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政协工作好不好,关键看委员强不强。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展示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俞正声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指出,如何把每位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出来并发挥出去,始终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工程。
根据这一思路,市政协今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总的设想和逻辑思路是“政协服务委员,委员服务群众”。就是说,政协要为委员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委员要自觉有效服务群众,从而整体提升政协群众工作水平。从群众工作的角度看,我理解,委员作为政协工作的主体,主要表现为三个具体主体,即委员是界别群众的代表主体,是政协履职为民的工作主体,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主体。总之,委员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所以今天,我着重就“委员如何联系服务群众”这一主题,结合近段时间对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文献特别是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谈三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一、委员为什么要联系服务群众
委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既是委员责任所在、优势所在,也是群众需求所在、意愿所盼。
第一,责任所在,义不容辞。政协委员来自群众、植根群众,理应代表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联系服务群众,本身就是政协委员应做的工作,应尽的义务,应履行的职责,应担当的重任。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也是政协组织履职为民的重要要求。政协和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党群关系、政民关系、军民关系一样,都是“鱼与水”的关系,其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地方委员会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政协要抓住民生领域的重要问题资政建言,努力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深入了解和积极反映不同群众愿望和要求,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工作。我们说,人民性是人民政协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政协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要群众说了算。实践证明,委员强,政协就强;委员联系群众紧,政协联系群众就紧;委员服务群众好,群众就对政协评价高。所以,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既是委员的责任所在,是政协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政协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第二,优势所在,切不可丢。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三大群体比较来看,由于其产生机制、代表对象、管理方式、职责权力、个体约束程度等明显不同,因而其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特色和优势不同。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比如,具有界别代表优势。人大代表按区域产生,而政协委员按界别产生,其履职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一个群体的界别行为。每个界别都代表着一方民众、一方力量、一方心智、一方诉求。政协委员通过界别联系服务群众,能广泛汇集来自各方面的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联系服务群众的范围广泛、渠道通畅。又比如,具有站位超脱、联系紧密的优势。与党政领导相比,政协委员“亦官亦民”,没有官架子。政协委员身处各行各业,长期与界别群众一起生产生活,与各自领域的社会群众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客观上容易接近群众,容易听到真话,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形式上更加多样,程序上更加简便,方法上更加灵活,既可以间接为民建言,影响决策,又可以直接扶危济困,解决难题。有时做群众工作,同样的话,由政协委员去说,比党员干部去说群众更容易被接受;同样的问题,由政协委员去解决,常常比党员干部去做效果更好。近年来,我们开展“服务大局、助推发展,服务群众、助推民生”界别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市政协“界别履职为民的创新实践”,去年还获得了全省十大创新典型案例。这方面工作能够做好,我看关键是发挥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特点和优势,发挥了委员的主体作用。
第三,需求所在,时不可待。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以及到中央工作后,多次强调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我们都看过电影《焦裕禄》(最近我们政协又组织大家看了一遍),其中在讨论党满意和群众满意关系时,焦裕禄同志有一段话:“我认为这两者是一回事,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群众满意的事,党能不满意?反过来说,群众不满意的事,党会很满意?”这段话对我们很有启迪,政协工作要让党满意,首先要让群众满意。那么怎么才能让群众满意呢?群众需要政协委员做些什么呢?我觉得乔传秀主席讲得很有道理(2013年7月16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她从三年政协工作的切身感悟,总结了群众对政协的四点希望:一是希望政协与群众“心连心”,二是希望政协与群众“手拉手”,三是希望政协能够帮群众“讲讲话”,四是希望政协能够为群众“办点事”。在我看来,无论是对政协还是政协委员,群众对我们的需求都是非常质朴的,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心里装着群众,身子贴近群众,建言代表群众,尽力服务群众。当然,用发展的眼光看,群众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元化,但无论群众需求怎么变化,只要我们能够密切联系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心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群众一定会对委员满意,对政协满意。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涵要求和重大意义,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统筹推进,坚持党对政协委员的要求与群众对政协委员的需求有机统一,坚持发挥委员独特优势与有效联系服务群众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大力推进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实效性。
二、委员如何联系服务群众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因为世情、国情、民情的不同,不同时期,党对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是不断叠加和发展的。纵观人民政协群众工作的历史,一开始,党对政协的要求主要是“团结群众”。毛泽东同志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选出的全国委员会,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的伟大的统一战线政治组织,在全国人民中有很高的威信。我们必须巩固这种团结,巩固我们的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说,当时全国政协的一大重要职责,是通过团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来达到团结全国各族各界群众的目的,进而实现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目的。到后来是“团结群众”+“联系群众”。“文化大革命”前,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被确立。1954年12月21日周恩来同志提出人民政协的“五项任务”,第三项就是“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问题,比如阶级关系问题;并联系群众,向国家有关机关反映群众意见和提出建议。”改革开放后,政协群众工作主要是“团结群众”+“联系群众”+“协调群众”。这是因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利益阶层分化明显,因而人民政协一项重大任务是协助党和政府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我国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通过及时反映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民政协作为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重要组织,要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政协群众工作进入到“团结群众”+“联系群众”+“协调群众”+“组织群众协商”的新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切实做好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1.委员团结群众,既要凝聚合力,又要激发活力。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团结是政协工作之基,民主是政协工作之魂,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彼此联系,相得益彰,共同融合于政协全部工作之中。政协委员开展群众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味强调团结而不重视发扬民主,也不能只讲民主不讲团结,走向另一极端。近年来,一些地方“抢麦委员”、“明星委员”、“提案大王”吸引眼球,有人将之概括为政协的“民主新风”,这固然是好事,但美中不足的是总有一些基于极端民主主义基础上的“雷人语录”、“雷人提案”,令人担忧。如一些地方政协委员提出,政协提案能否与人大代表的议案一样具有同等效应,具有权力性和刚性约束力?我理解,这涉及我国政治格局分工,地方恐怕很难率先“民主改革”进行突破。俞正声主席对政协委员提出“三个拒绝”的要求,一是拒绝冷漠和懈怠;二是拒绝浮躁和极端主张;三是拒绝奢靡和以权谋私。其中,拒绝浮躁和极端主张,实质上就是强调,政协就是政协,政协委员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我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讲,坚持政协姓政,致力政协协政,力求政协懂政,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在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政协委员,既要加强团结、凝聚合力,又要发扬民主、激发活力。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增进团结工作,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但要防止“无原则退让式”做法和“大包大揽式”的团结法,这样不仅会积累更多的矛盾,还可能影响整体的团结局面。另一方面,要科学倡导民主新风,大力发展协商民主,善于运用平等议事、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的民主方法。政协发扬民主,要注重体现界别特色,从党政决策机制上保证各界群众意愿被充分考虑,从政策源头上最大限度地维护界别群众合法权益。
2.委员联系群众,既要面对面现实交往,又要键对键虚拟互动。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老方法要传承,新方法要开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已经形成了现实和虚拟两种社会形态,这就要求政协委员既要走“现实群众路线”,又会走“网上群众路线”。一方面,政协委员要传承老方法,加强与群众面对面的现实交往。现在有的政协委员,也养成了“机关作风”,高高在上、高谈阔论、高不可攀,但实际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时代。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一定要摒弃“机关化”作风,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深入到群众中去,亲自体察群众情绪,体味民生疾苦,体会百姓所愿。比如我们的民情联系点制度,就是要让委员一竿子插到底,让委员“接地气、强底气、聚人气”。另一方面,政协委员要开拓新阵地,加强与群众键对键的虚拟互动。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民意的力量之大超过了我们想象,网络民意已经成为最直接民意表达的渠道和载体。政协委员开展群众工作,就要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和运用网络这一新兴技术,如网上论坛、QQ、微博、微信等,积极探索虚拟社会的群众工作方法,多一点主动姿态,多用点网络语言,多交些网民朋友。要高度重视收集和引导网络舆情,公开亮明委员身份,通过网络听取民意、答复民声、回应民诉、办理民事,主动当好“网军战士”。这些年来,我们网络化工作的发展较快,不但建立了政协网站,而且多次探索网上互动协商议政。不少委员,还开通了委员微博,平时就在与网民沟通,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群众工作的进步。
3.委员协调和帮助群众,既要重物质生活,又要重精神生活。历史经验表明,单一精神激励是愚民政策,单一物质激励是懒民政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是协调群众的最好方法。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主要靠“分田地+谈理想”争取群众。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靠“计划体制+思想教育”管理群众。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靠“解决温饱+解放思想”激励群众。新的时期,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跃升,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引导却困难了,不少人物质上富裕了,但精神上滑坡了,脑袋里空虚了,存在信仰迷茫、精神空虚、心态浮躁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依靠“富口袋+富脑袋”、“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来凝聚群众。作为政协委员,一方面,要以群众“富口袋”为己任,协调群众利益。要通过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协调和解决如教育、医疗、就业、居住、物价、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领域的不均衡问题,特别要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另一方面,要以群众“富脑袋”为己任,满足群众精神上的需求。当前,全社会都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协委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界别群众中广泛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增强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要发挥各自所能,为群众送去各种各样的精神食量。据我所知,我们有不少委员,热衷于这方面工作,比如妇联界别有几名委员,长期关注失独家庭妇女,与她们建立了一对一的关爱机制,定期上门慰问和开导。再如总工会界别的一些委员,长期联系一批困难职工家庭,帮助他们反映困难情况,改善生活状况。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4.委员引导群众,既要带头,又要带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讲:“实践证明,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现在,中央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协委员作为社会各界的优秀代表,要树立“双主业”意识,履行“双岗位”职责,立足“政协岗”和“本职岗”双岗奉献、双责担当。一方面,要带头做给群众看。政协委员要自觉担当界别先锋模范的崇高使命,努力成为学习研究、知情明政的表率,成为积极履职、参政议政的表率,成为发扬民主、团结合作的表率,成为行业争先、岗位立功的表率,成为心系群众、惠民利民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带领群众干。政协委员在本界别、本行业、本单位中要成为“火车头式”的人物,不仅自己要跑得快、跑得好,还要带领群众跑得快、跑得好。不仅要自己富,还要带领大家富。不仅要自己讲文明,还要带动大家讲文明。我印象深刻的,去年,市政协经济界组织市区部分委员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开展项目合作、资金扶持、技术对接、经营指导、员工培训、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结对帮扶。据我所知,我们有些医卫界的委员,主动与乡镇卫生院结对,平时为他们提供一些技术帮扶。像这类“带领式”服务工作,今后我们在政协履职中要大力倡导。
三、政协如何推进委员联系服务群众
一开始我就讲,政协服务委员,委员服务群众,是政协践行群众路线的逻辑思路。5月14日,《人民政协报》刊登了焦裕禄的儿子,开封市政协主席焦跃进同志写的《弘扬焦裕禄精神做好人民政协工作》一文。文中强调,政协要积极践行群众路线,要秉承“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切实把服务群众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政协工作当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的事业来推进。
前面,我讲了委员如何联系服务群众,现在回过头来讲讲政协如何支持、推进和保障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政协只有为委员创造良好条件,委员才能有效联系服务群众。政协推进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关键要构建好“四大体系”。
(一)构建素质提升体系
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既要有联系服务群众之情,又要有联系服务群众之能,两者缺一不可。为此,政协要同时做好提高委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两方面工作,促进委员深入联系服务群众。
1.激发为民情感,真想联系服务群众。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首先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的问题,引导委员“怎么想”。一要围绕“政协是什么,委员是什么”的问题,树牢群众观点。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要让委员牢记人民政协人民性的本质,从心底里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真正把群众当至亲、当诤友、当老师,真诚想联系群众,自觉愿服务群众。二要围绕“群众需什么,委员做什么”的问题,明确履职导向。要让委员明白,只有亲近群众、体察民情,履职才接地气、有底气;只有为民代言、为民谋利,履职才有深度、有成效,从而提高履职为民的实际成效。三要围绕“群众怎么评,委员怎么改”的问题,把握评判标准。通过广泛征集界别群众对政协委员履职的评价,教育引导委员及时纠正不正之风,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树立群众高兴满意就是委员履职第一标准的价值取向。
2.掌握为民方法,真会联系服务群众。好的方法决定好的效果。作为政协组织,要加强对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法的培训,引导委员“怎么做”。政协委员要深刻掌握群众工作的新规律,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真正听得到群众呼声,听得清群众建议,听得进群众意见。在具体工作中,要区分对象,分类要求,突出重点:对新委员,重点要让他们了解掌握政协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了解掌握政协履职为民的工作理念,了解掌握一段时期内群众重点需求和党政重点工作,从而找准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向。对界别召集人和界别组长,重点要向他们部署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任务,规范对界别工作的要求,提高他们组织工作的能动性,促进各界别活动的多样性、常态性,拓展界别联系服务群众的履职空间。对于基层委员(重点是身处乡镇(街道)、基层一线的政协委员),要让他们熟悉反映民意、汇集民智、协调民利、凝聚民心、助解民困的群众工作的方法,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我们有些委员,基层出身,对群众工作很有经验。上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委议政会上,谢家海委员就说,如何让群众讲文明,不要对群众讲大道理,而要讲不文明的危害,比如垃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这样群众就听得进去,就会去改。所以我也想到,对委员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也可以请这样的委员来讲讲。最近,市委作出向杭兰英同志学习的决定,《绍兴日报》上刊登了她的“民情通”工作法,比如有空去群众家转转、善于跟群众聊天、记着群众的想法和需求等,都很值得政协委员学习。
3.投身为民实践,真能联系服务群众。政协委员的能力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磨练,在实践中提升。作为政协组织,一方面,要锻炼委员的“动口”能力。创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委员充分行使话语权,做到为民代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切实反映出那些滞留于基层、散落于民间且不易被发现的民情民意。另一方面,要锻炼委员的“动手”能力。创造有利于界别优势发挥的条件,多组织委员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着真情实感,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政协组织要尽力帮助委员提供信息、牵线搭桥、落实项目,让委员既有心办好事,又有能办成事,切实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解决。
(二)构建联系网络体系
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是一张纵横交错的大网,既要加强纵向联系,又要加强横向联系。只有构建好这张网,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才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1.纵向上,完善政协联系委员机制。这次征求意见中有委员反映,政协与委员联系不够多,要与委员“打成一片”,密切联系委员。为此,我们要健全和落实四项联系机制(其实,有些机制早已建立,但落实不到位)。一是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指导界别机制。根据责任分工,每位主席会议成员都联系若干界别活动组,加强对联系界别的工作指导。平时,各主席会议成员应以政协领导或界别委员身份,参加相应界别的活动。二是落实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机制。根据专委会性质,每个专委会对口联系服务相应界别,或专委会领导分工联系服务相应界别,做好日常界别活动的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要加强专委会与界别组长、界别召集人的日常联系。三是完善委员工委联系服务委员机制。目前,市政协已经建立了委员工委,各区、县(市)中,除柯桥区已经建立外,有些地区据我所知正在努力。顾名思义,委员工作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联系、服务和管理委员,委员工委建立后,相应的委员联系机制应及时建立起来。四是完善政协机关联系走访委员机制。政协机关干部平时也要走访联系委员。我想,机关干部每人可以联系几名委员,每年开展几次走访委员活动,直接了解委员的履职动态,听取委员对政协机关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机关工作符合委员需求。
2.横向上,完善委员联系群众机制。委员联系群众,要建立和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属地化联系机制。原则上,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以委员居住地、工作单位为依托,密切联系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群众。形式上,可要求委员联系一定数量的村(居)、企业和群众,定期开展走访活动。要求上,每位委员每年通过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途径,反映一定量的本地本行业情况及建议。二是“网格化”联系机制。现在都在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委员也要进“网格”,参与当地党委、政府的群众工作,协调社会矛盾。诸暨去年在安华镇试点,效果不错。当然政协委员也可以自建“网格”,如建立委员工作室、委员联络点等。市政协委员、特邀委员当中像刘国铭、金雨亭、贺永宝等,为我们做出了样子。政协组织要及时建立和推广相应的工作规范。三是信息化联系机制。以互联网为依托,鼓励委员通过网络媒介,如委员QQ群、委员微博等,引导网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同时,对以政协委员身份建立的网上平台,政协要落实专人监管,建立相应规范,防止剑走偏锋,造成负面影响。
(三)构建履职平台体系
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平台很重要。我们说,政协搭台、委员唱戏,平台搭得好不好,体现政协工作的水平。政协组织要大胆探索委员履职载体,搭建联系服务群众平台,让委员在这些平台上施展才华,干出实效。
1.搭建民智汇集平台。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首要的是汇民情、聚民智。一方面,要不断深化传统协商平台。如通过协商议政形式,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举措出台之前,广泛听取相关界别委员和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反复研究论证、专题协商议政,防止“蜻蜓点水”式的议政。今年市政协选的四大课题,三个(创建体育强市、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水城治水)与群众直接相关。再如通过界别集体提案的形式,以界别为主体,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政部门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开展提案办理协商。另一方面,要积极创设新的汇集民智平台。近年来,各级各地政协以推进协商民主为导向,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如全国政协的“双周议政会”,浙江省政协的“民生论坛”,我市政协的“界别协商会”、“常委议政会”、“委员议政约谈会”等。观念上,我们要不断创新;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但对于参加这些活动的政协委员,政协组织要提出明确要求,必须充分体现群众智慧,体现民生导向。
2.搭建民意反映平台。委员联系群众紧不紧,最直接的体现是反映民意的质量高不高。作为政协,一要搭建委员群众“面对面”的平台。如以“界别活动月(周、日)”、“界别社情征询日”、“界别委员接待日”等形式,组织界别委员进社区、进农村、进厂区,直接接受来自群众的民意反映。并通过界别集体的力量,推动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二要搭建委员群众“点对面”的平台。如以民情联系点、委员工作室、委员微博、委员热线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委员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反映民意诉求。三要搭建专业化的社情民意信息运转平台。探索建立集信息接收、报送、跟踪、反馈、分析于一体的信息化运转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办理流程,接受群众监督。
3.搭建民利协调平台。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重点要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一是搭建界别民主监督平台。以界别为主体,对界别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呼声强烈的难点问题,邀请界别委员和界别群众共同参加监督。这次我们“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充分调动了委员的积极性,委员和社会反响都很好。二是搭建民主评议监督平台。如市政协近年在搞的对部门提案办理情况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可逐步探索界别联合评议、电视直播评议和网络互动评议等。三是搭建专业性民利调解平台。选派部分有专业特长的政协委员担任“协调关系专员”,如让律师委员担任基层调解员,让医卫界委员担任医患纠纷调解员等,直接参与协调群众利益、化解群众矛盾工作,让委员成为社会矛盾调解的重要力量。
4.搭建民困助解平台。委员直接帮扶困难群众,既是委员形象的展示,更是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实招。一是搭建困难群体信息平台。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困难群体的受困情况、家庭情况和受助意向等,建立信息库,让委员根据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帮扶对象。二是搭建主题帮扶平台。集中主题、集中力量,开展“组团式”帮扶。如市政协近年来开展的“爱心童盟”活动,专题帮扶山区儿童和城市弱势群体儿童,为他们完成心愿。三是搭建长效帮扶平台。一方面,坚持每年开展下乡帮扶活动,形成政协委员“三下乡”、“五下乡”等优质品牌。另一方面,引导委员坚持“点对点”式的长效帮扶,促成委员与困难群众一对一结对,通过资金帮扶、生产帮扶、就业帮扶、医疗帮扶等,坚持一段时期,让受助群众生活得到实质性改善。
(四)构建工作保障体系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促进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这项工作常规化、系统化、规范化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政协组织要从保障机制建设入手,不断优化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外环境。
1.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工作架构。落实专门力量,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专委会、界别、政协机关与委员的定向联系制度,提高政协服务委员、委员服务群众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出台指导意见。省政协去年年底出台了《关于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市政协正在起草《关于闭会期间委员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健全基层组织。加快乡镇(街道)政协组织建设步伐,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促进委员在基层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去年全市政协工作会议后,可以说我市的政协基层组织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不少地方都已经挂牌。下一步,要按照既定目标,在人员、职责、活动等方面,一项一项盯下去,争取各地都能开创新的局面。
2.健全服务管理机制。一方面,要提高服务质量。,尊重和保护委员的知情权,及时通报政情民情,促进委员知情明政。尊重和保护委员的参政权,对委员提交的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和各类意见建议,及时做好转送、跟踪、反馈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大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要强化管理考核。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要建立责任机制,及时给委员下任务、定目标,特别规定委员每年联系服务群众的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跟踪督促落实。建立考核制度,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对联系服务群众业绩突出的界别和委员给予表彰,并作为下一届委员留任的依据。建立退出机制,打破“委员终届制”,对于那些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的委员,及时劝退或辞退。
3.健全环境优化机制。争取党政重视。要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议,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纳入党的群众工作大局当中,列入各级党政议事日程,写入对部门的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协综合调度、委员积极践行”的政协群众工作格局。督促部门配合。落实政协委员所在部门和单位对委员履职的保障规定,在时间、精力、物力等方面,支持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办理委员反映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和情况,及时予以办理和答复。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大力宣传和推介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广泛弘扬履职为民、务实亲民、廉洁爱民的政协文化,激励委员深入联系服务群众,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我就讲这些。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